当前位置 > 首页 > 稀缺资源 > 藩号库
藩号库

藩号库

《藩号库》是一部对历史的探讨和解读,通过藩号的命名,展现了古代各个藩王对自己地位和身份的重视和追求。

人气:151625

更新时间:2024-05-24 10:34:26

藩号库介绍

藩号库,全名为《中国封建制度史辞典》之藩号库,是中国历史学家、史学家研究藩国制度之基础资料。这个庞大的工程最早由清朝史学家俞樾主持编纂,后由张廷玉执笔完成。藩号库分为34卷,总计16370个藩号,共六万三千多条之条目。《藩号库》是中国封建制度中最为复杂的制度之一。
藩号库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清朝皇帝乾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十分重视,历史学家俞樾应乾隆之召开始了《中国封建制度史辞典》的编纂工作。俞樾毕生心血,努力搜集整理藩国名称及相关资料,但由于身体原因逐渐难以承担大量工作,因此将这项任务委托给了他的学生张廷玉。
张廷玉在俞樾的基础上继续加以整理和完善,历经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藩号库》这部巨著。他认真对待每一个藩国名称的记载,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力求做到准确无误。藩号库中的每一个藩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藩号库》的第一章内容包括了藩国的概述和发展历程。藩国是指封建时代中各地的土地诸侯所建立的政权,通常是在中央王朝的宗主权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和统治权。这些藩国以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的2419字详细介绍了藩国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各地的土地诸侯逐渐被统一起来,藩国制度逐渐走向消失。但在隋唐时期,地方割据的情况再度出现,藩国制度重新盛行。宋代时期,藩国趋于稳定,逐渐走向消亡。
藩号库的第一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内容,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藩国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藩号库》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藩号库还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研究这部巨著,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作出贡献。